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中秋、国庆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专区”,畅通监督渠道,目的在于狠刹节日期间的各种歪风邪气。众所周知,国人崇尚礼节,节日期间习惯互相走动、联络感情,但偏偏一些“有心人”善于琢磨和发挥,把节日视为拉关系、走后门的最佳机遇,借过节之名,行贿赂之实,围猎拉拢腐蚀党员领导干部。放眼时下,国庆小长假将至,党员干部必须警惕礼尚往来之风的异化,确保过一个“清朗”的国庆节。
警惕在“腐蚀围猎”中丧失理想信念。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近年来通报曝光典型案例中不难发现共性的特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往往最初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但面对围猎者“温水煮青蛙式”的重重围猎,经受不住诱惑,抵挡不了侵蚀,进而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原则底线慢慢丧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廉洁从政之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常修常练,信一辈子、守一辈子,以坚定的信念、信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让“围猎”者无“猎”可“围”。
警惕在“人情往来”中背离初心使命。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日期间人情往来本无可厚非,但面对无处不在的人情“钻营”,隐形“四风”和隐蔽“腐败”往往被披上一层看似“合情”的外衣,隐秘组织聚会、大肆公款吃喝、收送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随之反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却美其名曰“节日馈赠”“联络感情”,殊不知早已在迎来送往中逐渐迷失自我、背离初心使命。小节不保,则易失大节;小处不牢,则易撼根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必须有“君子之交淡若水”的分寸感,牢记初心使命,树立规矩意识,自觉远离世俗利益的纠缠,谨防陷入“人情”陷阱。
警惕在“心存侥幸”中步入犯罪深渊。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之所以陷入“节日腐败”,根源在于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心存侥幸、目无法纪,对“节日禁令”熟视无睹,认为收送节礼是正常的情感联络、是所谓的“小事”,殊不知在“小事”“小节”中被所图之人利用,从尝点“小甜头”落到“吃大亏”的下场,甚至走上违法违纪的不归路。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种种“因小失大”的典型教训证明,“小事”“小节”不容忽视,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必须从小处着眼,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明辨是非善恶,追求健康情趣,始终守住底线。
净化“节日风气”,让节日多一些纯粹;谨防“节日腐败”,让节日少一点杂质。国庆将至,我们必须紧盯节日期间“隐形腐败”问题,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管好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让“廉洁过节”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切实营造平安、祥和、清朗的节日氛围。
(作者:张英豪)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