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强化忧患意识、战略意识和全局意识,务实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强化忧患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奏响了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新挑战,无论是人才工作,还是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都存在各种短板与不足。尤其是科技创新领域,我国仍存在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差距。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深刻洞悉新时代人才工作的趋势与特点,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要坚持国际视野,加大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更要坚持独立自主,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主动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
强化战略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程,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国家战略。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才发展战略意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审视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特点,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抓好党的人才工作。要明确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把握战略主动性,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也要结合实际,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具体的战略布局。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强化人才强国战略的引领性和引导性,细化落实目标任务,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去统筹推进人才事业发展。既要着眼现实,着力解决当前人才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也要着眼长远,拿出务实的战略规划与战略谋划,做到远近结合,长短结合,增强人才发展战略的务实性,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强化全局意识。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从人才自身发展,还是从激发人才动力活力而言,都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从人才自身发展而言,无论是在人才培养、引进,或者是在人才使用等环节,都需要做到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见子打子。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才能推动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完善,才能推动人才事业蓬勃发展。在人才创新方面,也要紧扣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不断创新拓展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才能不断释放人才活力。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层面而言,也要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政府教育、科技、工信、安全、人社、文旅、国资、金融、外事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作者:张闲语)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