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理论频道  >  青年说

别把“12345热线”当成“筐”, 啥诉求都敢装|太阳鸟漫评

2025年01月16日 14:18: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崔凤娇

日前,多地陆续公布“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到的市民不合理求助案例。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有些一些求助甚至属于骚扰电话,严重挤占了公共服务资源。如因房屋周围修建集中供水点影响风水,导致爷爷去世、父亲生病,要求拆除;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要求重新组织高考;要求取消因接打电话而被拍到的违章记录……五花八门的奇葩诉求,严重耗费基层热线资源。

热线“一根针”,穿起民生“千根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政府联系企业、群众的桥梁纽带。正因为该热线在解决民生问题上,起了不可忽视的正向作用,所以被一些想当然的人盯上了:家里丢了宠物找热线、孩子高考不理想找热线、夫妻闹矛盾找热线……不合理诉求汇聚在这条线,以为这是免费服务的“万能筐”,什么诉求都敢提,什么不满都往里面装。

“便民服务热线”不能过度“消费”。诚然,“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但是应该在合理的区间内。便民热线要发挥咨询、求助、投诉、举报、提出意见等作用,不仅在于服务方用心倾听,解决群众烦心事,更在于需求方“真有事儿”,让解决民众“急难盼切”问题的导向更鲜明,而不是为某个人的不合理诉求买单的工具,更不是个人情感宣泄的“垃圾桶”“聊天热线”“滋扰热线”。部分市民滥用12345热线,不仅会挤占公共资源,扰乱工作秩序,增加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而且热线被频繁无效占用,更可能让真正有诉求的人无法及时得到帮助,让热线的公信力受损。

“有问题,拨打12345”。12345热线属于公共资源,我们应该理性使用,不能任性拨打。作为便民服务的“总客服”,接待诉求背后是无数热线人奔忙的身影,无效来电、骚扰来电等不合理来电,都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作为市民使用热线时应理性表达诉求,明确理解12345热线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不滥用公共资源,让12345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令更多人受益。对于政府应加强对热线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对提出不合理诉求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12345热线也应当明确对市民不合理不合规的诉求说“不”。唯有如此,才能让便民服务热线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能,使之成为群众信赖的民生服务平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出品人:雷和斌

总监制:何文宗

策划:周牧 楚彦

本期美编:吴鉴桥

本期作者:崔凤娇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相关新闻